番茄青枯病是一種暴發性病害,是危害農業生產最嚴重的細菌性病害之一,具有分布廣、危害大等特點。植株一旦感染青枯病,青枯菌隨即侵害植株的維管束組織,輕則減產,重則絕收。
一、番茄青枯病病原菌
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爾氏菌(Ralstonia solanacearum)引起的細菌性土傳病害。病原菌可通過雨水、澆灌水、地下害蟲和操作工具等方式, 從植株傷口或根尖裂縫進入植株后定殖于皮層組織,入侵維管束并繁殖,并沿導管向上擴展,阻礙水分的運輸,導致植株枯萎并最終死亡。
二、番茄青枯病發病癥狀
在植株苗期,土壤病原菌數量基數較大時,開始表現出危害癥狀,在成株期,植株開花后,病原菌侵染癥狀明顯。首先頂部葉片萎垂,下部、中部葉片先后凋萎。病株在白天萎蔫,傍晚后恢復正常,持續數天后,不再恢復,病莖木質部褐色,用手擠壓有乳白色的黏汁。病株在土壤含水較多或連日下雨的條件下,可持續病狀1周左右才死亡。
三、番茄青枯病發病規律
青枯菌在田間主要在病殘體上越冬,無寄主時,病菌可在土中營腐生生活長達14個月,成為番茄青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。該病菌喜高溫、高濕、偏酸性環境,發病最適溫度為30℃~37℃,最適pH 6.6。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發病盛期為6~10月,梅雨多、夏秋高溫多雨的年份發病重。
1.農業防治
(1)土壤改良。結合整地撒施適量石灰調節土壤酸度;施足基肥,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,在番茄生長期應以氮、磷、鉀比例為15∶15∶15的三元復合肥為主,盛果期適當增施氮肥。
(2)合理輪作。與非茄科作物如蔥、蒜等蔬菜合理輪作3年以上。
(3)選擇抗性品種。可選用早熟品種黃山1號、特早熟品種黃山2號。
(4)砧木嫁接。可用夏威夷7996、桂砧1號、抗青1號作為砧木品種進行嫁接栽培。
(5)田園清理。收獲后及時清理田園,將番茄秧連根拔除,在病株周圍土壤中撒生石灰,清掃殘枝落葉集中進行處理。
2.生物防治。可用50億CFU/克多粘類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~1500倍,潑澆或灌根;或用3%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灌根;也可用60億芽孢/毫升解淀粉芽孢桿菌懸浮劑300~500倍稀釋灌根。
3.藥劑防治。針對于番茄的青枯病問題,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發的中蔬根保301套餐,專注致力于土傳病害的防治,中蔬根保301套餐,優選多種高效的根部病害治療藥劑,通過不同作用機理的產品組合,形成的一套安全、高效的根部病害防治套餐,可有效減少番茄青枯病的發生。
(趙德萬)